首页 >> 美丽决明

加快生态绿化建设打造美丽安徽舞草

文章来源:泰丰农业网  |  2022-08-13

加快生态绿化建设打造美丽安徽

3月27日消息:从新安江畔到长江之滨,蜿蜒绿水流淌;从黄山之巅到皖北平原,连绵青山竞秀。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是江淮儿女赖以生存发展、引以为豪的靓丽品牌,是发展中的安徽赶超跨越、加速崛起的潜力所在。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2003年,安徽吹响了建设“生态安徽”号角;

“十二五”开局之初,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安徽的“绿色实践”高度契合“美丽中国”的发展脉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安徽省及时出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布局美好新家园;

今年1月,安徽省委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其中在生态领域改革创新方面,从源头保护、生态补偿、环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放眼江淮大地,一幅“天长蓝、水长清、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发展中的中部省份,安徽如何做到发展与美丽共赢?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生态文明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安徽省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颁布实施,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

改革着力点

推动实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划定并严守森林、湿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生态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关于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议》《关于建立大别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代表团报送了1个议案和16个建议,16个建议中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建议最多,共有6个;在皖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中,也有多篇涉及生态。

“生态,在美好安徽建设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全国人大代表夏玉发感叹道。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在安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这背后是决策者对发展大势的冷静分析和准确把握。

从“不东不西”的尴尬中抬头,从落后一拍的不安中奋起,安徽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氛围空前浓郁;同时也十分理性:决不要污染的GDP,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实现发展与美丽共赢!

在自主创新“引擎”驱动下,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2013年,安徽区域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9位;在服务业综合改革“动力”助推下,2013年,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一个个绿色产业集群的兴起,为安徽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内各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推进。但仅在2011年上半年,芜湖市因为环保因素拒之于门外的大项目投资总额就达百亿元。 “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污染环境,不能破坏生态,不能贻误子孙后代。 ”省发改委负责同志说。

政绩考核“指挥棒”是干部行政作为的“指南针”。 “十二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再次对各省辖市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作出重大调整——将省辖市分为四类,因地制宜设置考核指标权重;对单列四类的黄山市,不再考核工业化率指标,而资源和环境保护指标的考核比重则提升至27%。

同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也逐步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2008年起,安徽将各地和重点企业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市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2011年,省政府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各市年度目标考核,将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纳入62个县县域经济考核内容;2012年,改进县域分类考核,突出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2013年岁末,耗时3年编制完成的安徽省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11章、45000多字,清晰地勾勒出安徽国土空间开发的路线图。

规划将全省14.0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分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和省重点开发区域,将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脊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限制开发区域分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将成为“江淮粮仓”和“生态福地”;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域、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人间天堂”。

推动规划落实,重在政策引导和保障。 “‘8+1’的政策体系中,财政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值得关注。 ”省发改委负责同志介绍说,今后将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绩效考核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评价考核办法,比如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考核大气和水体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等指标。

省发改委负责同志说:“安徽将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坚守生态红线,从源头、过程、后果三个环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高层次、更长时期的发展。 ”

拥有良好的绿色资源,安徽如何做到开发与保护共赢?

——林权改革盘活“绿色银行”,发展林下经济,分享生态红利;精耕细作生态产品,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靠山养山吃山、靠水养水吃水”

改革着力点

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林地征占用保护制度。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

“以往村里人吃的是‘木材饭’,如今大家吃的是香喷喷的‘生态旅游饭’。村里也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许飞禽穿行,不许刀斧入林。 ”池州市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村民王自成深有感触地说,砍树伐林,眼前得小利,毁的是长远;生态保护好了,“农家乐”生意旺了,大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才是大账。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山林周边的农户富起来、乐起来,大家才会自发地“护绿”“增绿”。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2012年10月,我省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明确提出“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

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如何让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不再守着青山绿水受穷?如何实现“生态受保护”与“农民得实惠”双赢?被称为“山坡上的大包干”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答了上述疑问。从2007年起,安徽逐步将5291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2010年以来,在林权主体改革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安徽大力实施林权配套改革——林权流转,变“单打独斗”为规模经营;政府搭建林业要素市场和管理服务中心,提供咨询、评估、流转等服务;启动森林保险试点,解决林农和大户的后顾之忧;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林场山场成为“绿色银行”;发展林下经济,变平面造林为立体经营林,多渠道拓宽林农收入。

一系列改革,让林农尝到了甜头、鼓足了干劲。歙县雄村乡林农谢天三拿到林权证后,将4亩多山场作价入股建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油茶产业,除了租赁费,年底还有分红。东至县洋湖镇农民汪新春从上海返乡创业,流转承包了150亩林场,在林间养殖野山猪,其“生态猪肉”在苏浙沪等地热销;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汪新春带领周边林农共同致富。青阳县大力推广林禽、林畜、林药和林旅等林下经济,近三年来,该县林业产值年均增速达40%以上,尽享“生态红利”。

“林下经济只是生态经济的一个块面,在农业、水利等领域,都可以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生态产品,让周边百姓实现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靠山养山吃山、靠水养水吃水’的转变。 ”省循环经济研究会负责同志谈道。

张贴“绿色标签”的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有着极强竞争力。近年来,安徽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截至去年底,全省绿色产品达1200个,居全国第六位。 “我们将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动保护性耕作,不断提升安徽农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省农委负责同志介绍说。

省水利厅负责同志谈道:“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考虑防汛抗旱功能,而现代水利工程融生态保护、防汛抗旱、美化家园、文化展示于一体。我们力争建设一个工程,绿化一片土地,形成一处景点,实现水利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碧水蓝天成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安徽如何做到生产与生活共赢?

——主动出击,打响呼吸“保卫战”、治水“攻坚战”;以“三线三边”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环境治理

改革着力点

制定并实施综合防治方案,建立健全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治新机制。健全环境监管执法机制,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以“三线三边”为突破口,创新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借用古诗词形容今人遭遇的雾霾,少了诗情画意,却多了“无法呼吸的痛”。

2013年,8个省辖市未达到空气质量优良标准,合肥全年累计出现重污染天气44天。今年1月份,全省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50%,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仅为52.4%。

当好空气变得“奢侈”,当城市屡遭“霾”伏,人们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敲响的警钟。

雾霾从何而来?被提及最多的是极端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究其真正的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量大,“房间内部污染物多,门一关,就更闷了。 ”

“发展是为了什么?如果发展的结果是空气不能呼吸、水不能喝,我们要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用? ”在2013年12月31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的发言振聋发聩,并一连用“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转型之需、发展之要,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6个词语表达空气治理的重要和急迫。

防治行动实施方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会上亮相。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军令状”,首次将颗粒物纳入约束性指标,明确按月公布各市空气质量排名。

正是这次会议部署,江淮大地打响了呼吸“保卫战”,将空气污染治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的突破口、解决民生环境问题的着力点、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

不再是等风盼雨!各地抓源头,向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宣战”。局部地区PM2.5多次冲到全国最高的合肥市,锁定“一尘两气三厂”,即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排气、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开展整治。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一天请来90多名“老板”集中约谈。原来,经开区对在建工地全面排查时发现这些企业治尘不力,于是喊来问话,并要求所涉工地全部停工整改,这种规模前所未有。

在淮南,单单为整治燃煤锅炉烟尘污染,市里动真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一调度,每月一总结,每月在报纸通报各县区锅炉整治进度。池州创新提出“12345”工作法,围绕保持空气质量这一个目标,紧抓城区和工业园区两大区域,管控秸秆烟花“乱燃”、工业烟尘汽车尾气“乱排”、扬尘“乱飘”三种乱象,完善空气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控等四项监测,整治小锅炉、小化工、小矿山等“五小”企业。

从市到县区,层层出台制度,层层落实责任,新年伊始,各地治污打出“组合拳”,让公众看到政府部门果断治理的决心、重拳出击的力量。

呵护蓝天,心系碧水!安徽在向大气污染“宣战”的同时,上演着“愚公移山”的水环境治理场景。

在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前杨村,村支书许光炎每周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走河”。村旁流淌的前杨河是巢湖“360岔”中的一小“岔”,500米左右的河道,蜿蜒崎岖。随着合肥市推行“河长制”,许光炎便成了此段的河长,而职责就是带领村干、保洁人员定期清理河面河岸垃圾,防止偷排污水,保持环境整洁等。

在环巢湖流域,18条主要入湖河流全部实行了“河长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打响“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持久战。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水环境治理项目数量最多、总投资最大,共155个项目、总投资324.05亿元。

“款款春风淡淡云”,这是行走在前杨河畔的感觉。许光炎说,曾经的河道杂草丛生,河水发黑发臭。大伙春季巡河、夏季扫河、秋季护河、冬季固河,如今,河水清澈如镜,河岸草密树茂。

涓涓细流,汇聚入湖。一条条河流像前杨河一样发生变化,巢湖的水质正在不断改善。

在安徽,巢湖、长江、淮河治理被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环保部最新一次考核“成绩单”显示,安徽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均为“好”,所有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其中,在淮河流域4个考核省份中,安徽是唯一断面水质100%达标省份。“不限于治水,我们正在以省里部署的‘三线三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为统揽,开展综合型生态环境整治提升。 ”义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李璐说,当地将“河长制”、农村环境整治、美好乡村建设等系统整合,河岸栽植绿色长廊,开阔地修建农民广场,建污水净化池、污水管网,汇集处理全村的生活污水等等。一条河、一个美丽村庄,生机萌动,丰满鲜亮,秀色可餐。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部署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为突破口,开展综合治理。 “绿图”徐徐展开——今后三年,全省城乡环境治理将全覆盖,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将全面提升。

作为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探路者,安徽如何做到“上游”与“下游”共赢?

——新安江上游,以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核心,撬动起整个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有望今年破题

改革着力点

完善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依法适时开展大别山等区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探索开展各类试点,培育交易中介机构,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一江碧水,几多辛劳。 “千岛湖上游的安徽新安江断面水质,70%达到一类水标准,也就是说,从新安江流到千岛湖的水,70%能直接饮用。”全国两会上,我省面对国内外媒体,就流域生态补偿成效欣然作答。

生态补偿,一个新鲜的词汇扑面而来。但对流域上下游而言,利益攸关。

纵有万难,也要探路。这关乎生态文明的改革创新,也是让生态环境保护者或生态环境受害者得到补偿的顶层。流域上游一般是贫困山区,却担负着保护江河源头生态的重任。为了山青水碧,这些地区不得不放弃发展的机会,其付出的努力和成本,希望得到合理补偿。

顶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的光环,新安江上下游正上演着这场省际之间从未有过的生态改革。

一头连着黄山,一头连着杭州,干流总长359公里的新安江,世世代代哺育着两地儿女。起源于黄山市,三分之二流域在黄山市,新安江上游水质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下游千岛湖水质的好坏。

下游收获源源清流,上游获得生态补偿,合乎情理。我省促成生态补偿机制的积极努力,得到财政部、环保部支持。从2011年11月起,皖浙两省创新性地开展了新安江流域跨省治理模式。

2012至2014年,三年试点期,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中央3亿元、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

新年伊始,根据两省环保部门2013年度跨界水体监测结果,新安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中趋好,继2012年度达标之后,再次符合水环境补偿试点要求。

为了保护母亲河,不少人改变了生活轨迹。曾经,新安江街口段与浙江交界处几公里的狭长湖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网箱,仅前山村就有75户村民在这里养鱼,网箱养殖面积达77000多平方米。随着生态补偿试点的启动,网箱养殖户全部“洗脚上岸”,养鱼近20年的程武就是其中之一。

“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以养鱼为生,但为了保护咱们的母亲河,舍小家为大家喽! ”程武笑着说。从“养鱼为生”到“弃渔护水”,新安江干支流累计退养5388只网箱。

包括网箱退养,黄山市明确在治水上推进流域村级垃圾保洁、重点河面打捞、主要干支流综合治理、河道采砂整治、重要支流水草治理“六个全覆盖”,并开展干流两岸风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城乡污水处理“四个强力推进”。

马头墙侧魅力焕发,山水画廊秀色葱茏。两年来,黄山市以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核心内容,共实施新安江综合治理项目360个,涉及生态保护、村镇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已完成投资345亿元。

在徽州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基本实现了“废物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经济循环模式。在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的67个乡镇,“组收集、村集中、乡镇处置”的垃圾处置体系建立,自然村清洁全面运行,2220幢新改造的徽派建筑点缀在缓缓流淌的新安江两岸。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生态补偿试点撬动起整个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根据规划,八年后,全流域基本形成“流域水质保持优良、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局面。

黄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继伟表示,让上下游群众平等共享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成果,还需要将补偿试点形成长效机制,加大对上游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政策支持。

新安江畔的“绿色改革”实践,将为我国跨省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积累了生态补偿运行经验,我省正在制订跨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及补偿试点办法、大别山淠史杭灌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办法,业界期盼多年的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有望今年破题。

“除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为深化改革,我省还在积极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等,都将是试点方向。

南阳哪家白癜风皮肤病医院好

治妇科炎症医院哪个好

台州五洲医院好不好

生殖器疱疹吃什么好如何预防

成都专业高血糖医院